【文/ 廖俊逞】

國片「春天來了」,好演員在哪裡?

過去,國內電影產業被戲稱為燒錢產業,然而,從前年《十七歲的天空》在市場異軍突起,以四百萬的低預算創下八百萬的票房佳績開始,很多人對國片改觀,發現原來本土電影也有市場潛力。二○○六年,國片總觀影人次攀上近五年來的高峰,這個令人振奮的現象,更讓不少影人相信低迷已久的國片已經逐漸回春。

國片回春,但「台灣電影缺乏國際巨星」

遑且不論這樣的判斷是否過於樂觀,這一道寒冬中的曙光,確已為電影業燃起一線生機,許多投資人紛紛探向這個產業,便是最好的證明。國內龍頭產業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以三千萬資本額成立電影發行與製作公司「山水國際娛樂」,從幾年前投入發行歐美藝術電影、本土紀錄片,最近開始往商業市場發展。不僅郭台銘進軍影視界廣受矚目,倫華集團總裁林靖倫也在去年宣佈成立影視創投基金,將籌募到八十八億基金,預計在今年開拍五部電影。

有了龐大資金、製作與行銷資源為後盾,新一代國片導演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實現自己的創作企圖與野心,然而相較於台灣自九○年代以來的電影新浪潮,主力於國際影展得獎、大師或導演主控的創作模式,他們也必須更積極地迎戰市場機制與觀眾口味的考驗。然而,要如何突破目前國片市場小眾,難吸引觀眾進戲院的瓶頸?相較於兩岸三地的電影現況,台灣電影生態出了什麼問題?向好萊塢類型化商業題材靠攏,真的是條捷徑嗎?

根據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的觀察,一國的電影工業如果沒有國家領導,很難不被好萊塢化;華語電影要能生存,就得研究出如何在國際上,走出一條跟好萊塢不同的路。在兩岸三地中,中國大陸的現象是要找演員或導演就「找最大的」,「失敗了也無妨,最重要的是能出名!」但只要有好的演員、導演或劇本,「就會被搶爛,一下子就會被這樣的環境腐爛了!」相較於大陸創作環境的諸多限制,香港的自由則「太商業化了,以致常瞎鬧。」因此,台灣的自由創作空間最活潑反而是很好的條件,不過「台灣電影缺乏國際巨星」,李安不諱言,是國片市場萎縮之後再起,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新一代劇場演員轉戰電影,企圖心更旺盛

國片春天來了,但好演員在哪裡?要讓國片衝出新的觀影族群,的確不是靠面孔姣好,人氣指數高的明星、歌手、名模,就可以提振電影票房,而是需要長期培養屬於台灣在地的專業電影演員。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曾擔任楊祐寧、張孝全等明星表演指導的林如萍就認為,台灣演員根本問題是缺乏專業的訓練,她說台灣的年輕演員一定要練口條,因為演員百分之七十的魅力要藉聲音來表現,不能光靠表情或擺擺姿勢就算了,電影畢竟不是電視劇,電影演員需要更多的教導、學習及磨鍊。

因此,去年李安為籌拍新片《色,戒》回台選角,吸引了大批演藝圈高知名度的明星前往試鏡,最後演員名單卻跌破大家眼鏡,向來不迷信大牌明星的李安,選了湯唯、朱芷瑩、高英軒等新人出線,三者雖名不見經傳,卻都出身專業劇場訓練,早已經在校內外大小不一劇場製作中,累積飽滿的演出實力。以《一年之初》拿下金馬獎福爾摩沙獎、台灣新電影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鄭有傑也表示:「不用兩億元,只要有好演員」,而他長期合作的演員黃健瑋便是出身劇場,《一年之初》中莫子儀、高英軒、王鏡冠更是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前後期的學長弟。

事實上,劇場演員踏入電影並不是新鮮事,早期楊德昌、侯孝賢的電影都大量使用劇場演員,例如陳湘琪就因為楊德昌的《獨立時代》才踏入電影圈,開啟和蔡明亮的合作之路;然而,新一代劇場演員轉戰電影,對於將電影工作當成表演生涯經營,展現更旺盛的企圖心。

「把表演視為一種『專業』的態度,是劇場演員較其他明星演員勝出的地方。」經紀人丁乃竺、李烈不約而同地表示,劇場出身的演員,有一套方法,較其他未受訓練的演員更容易進入狀況。曾以《石碇的夏天》拿下台北電影節最佳新人獎的黃健瑋則認為自己和其他同輩演員能做的,「就是演示一種表演格調,把一種表演的標準呈現出來。」

學校教育也為學生未來鋪路

此外,學校訓練也一改以往的消極做法,近年北藝大增設電影所,開設電影表演課程,讓有志往電影之路發展的學生更能掌握鏡頭語言。林如萍說,不少學生在學時就立定志向走向電影,積極參加試鏡,爭取銀幕演出機會,優秀的還沒畢業就給經紀人簽走了。「學校雖然以培養舞台表演人才為主,但我們也會透過人脈,找影視導演到學校觀賞學生的呈現,為將來鋪路。」

「台灣電影一年沒有一兩百部出來,不僅我們很難找出台灣電影的方向,就連台灣的電影明星也沒法培養出來。」電影巨星的誕生除了得具備有量上的問題外,李安強調,起碼還需要五年的時間。而年紀輕輕的黃健瑋心中早已有一套關於培訓明星演員的「十年大計」:「我和我的老師朋友們有個想法,你看好萊塢有那麼多具明星外型,演技又好得不得了的人,也許,未來我們可以在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用師徒制的方式培訓一些有明星氣質的人,讓他們也能有專業級的演技,起碼可以到從事影像表演的程度。」他信心十足地表示,以後要找好演員,請到劇場來!

【PAR表演藝術雜誌 2007年2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