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九點,我終於知道我當初選課的時候是中什麼邪選了那兩門seminar
我想我一開始應該是被Race, Religion, and Immigrant 給煞到
可能因為自己的背景所以對這樣的論提比較有興趣
碰巧,Working in US 搭配剛剛的一起賣,我就選了這一組
就像買鞋總不可能跟店員說,ㄟˋ鞋墊我不要
那,當初為什麼會決定要兩個都修呢?
要是平常兩樣中有一樣我不喜歡我就不會妥協,我們魔羯龜毛又挑剔
就算是很酷的JORDAN鞋無敵喜歡,配上亮皮我一定底死不從
為什麼我會中邪屈服Working in US呢?!!!

今天老師放了一張CD的音樂,說是labor music中的首選
還放了一個叫Harlan County USA的七零年代紀錄片
我醒了!
我知道為什麼了!
因為當初他課程簡介說
Music, Film, Literature about labors.
靠杯! 我就是被這三個東西給迷惑,做出這樣要命的決定
我只能說,一切都是誤會阿教授>"<

好死不死
今天才知道原來這個教Working in US,專做Labor研究的教授本行是英文教授
阿靠
上星期交了一篇我亂寫的比較作文發回來
好花...= =a
不過更可怕的是 他說
"那本Labor's Text你們應該開始唸了吧 裡頭的....."
他講的話我根本沒聽完
開頭就劈去我的元神
什麼!!! 那本有要唸喔?! 教授都沒說
沒說也就算了 他沒說要唸到哪裡才是重點!!!
就算我現在開始唸 怎麼可能追到開學第一天的進度? 我又要追到哪?
我想我還是保持著玳瑁專有的海龜心態就好
看看我這本二手書,買來跟新的沒翻過的一模一樣
人人看了都豎起大拇指說好!
好到我都不想翻開=_=

今天的紀錄片很shock
是七零年代礦工大罷工的紀錄片
這位導演在那個信用卡並不普及的年代一張貸一張才拍出這部奧斯卡得獎紀錄片
這些肯塔基州操南方口音的工人住在尚可的房子裡
看了片子我才知道礦工的工作環境原來跟金瓜石和平溪看過的並不相同
噪音 熱氣 除了頭盔上的照明燈沒有其他照明設備
不停的挖 不停的挖
他們被用運送煤礦的輸送帯送進礦山中,跟在煤礦後面一起出來
乾乾淨淨的進去 烏淒嗎黑的出來
長年下來他們還會得black lung
運氣比較好的躲過black lung
運氣比較差的到老想要享福才發現有black lung得接受治療
運氣更不好的就是礦坑爆炸死在裡頭
那是個危險的環境

這樣的故事聽過不少,台灣有名的礦坑應該都有類似的過去
奸巧人的外公就是平溪的礦工,死於意外
我媽說潘阿姨那時候就是這樣才從日間部轉去夜間部唸書
現在的觀光勝地九份跟金瓜石,過去也乘載著同樣心酸又驚心動魄的歷史

工人工資低 工作時間長公司沒有提供保障
煤礦是六七零年代工業發展的重要原料
現在美國很少很少見了
台灣也早就轉型改走觀光路線
但世界上繼續這項工業的國家還有多少?
大陸,煤礦資源的重要產地
還有多少的家庭擔心著丈夫出門回不了家
又有多少的兒女擔心著父親老來臥病在床

這類型工人或是工會片子讓我比較感慨的是我們現代人很難去感受他們那時候的環境
馬龍白蘭度的<慾望街車>或是<碼頭風雲>
我們能體會他們那種低下階層每天勞苦勞動生活環境還那麼糟糕
群起罷工抗議還要遭到雇主欺凌
碼頭風雲裡,馬龍白蘭度的哥哥(or 弟弟)最後被作掉
Harlan County USA 裡頭工會代表選舉連候選人老婆小孩一起被作掉
之前看過一本書,也是類似爭取機械工人權益又扯到性別問題
那些工人走上街頭抗爭,用身體激烈衝突,最後警察亮棍,雇主亮槍
這些都不是生在那年代那動盪裡頭的我們可以感受的到的
我們這些後人只不過是在前者種下的樹蔭下乘涼
吃著他們的果實

鏡頭照著那些有著乾癟嗓音的harlan老人用民謠調子唱著歌說著礦工的故事
聲音跟臉上的刻痕彷彿他們人生經歷一般的深刻
故事還沒說完 影片還沒結束
但在課堂最後教授不太會控制DVD遙控器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接下來的發展
在礦工妻子的抗議中,雇主開了槍,半夜裡聽聞尖叫聲卻看不見畫面
下集待續...應該更驚人

早上九點看這紀錄片我整天都很鬱悶=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