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預告就決定要去看電影,因為...
一: 預告太聰明剪得太棒
二: 導演是大衛芬奇
三: 看完交票根跟打一份心得就有extra credit

相信我,三並沒有那麼重要(XD)因為我這學期忙到快翻不過來!


新聞系上最後的兩堂課都比較理論,為了跟上時代以及這行業轉型的腳步,我選上的兩堂都與網路有關
當然,兩堂課不可能沒上到關於社交網站的內容
唸了一些歷史報導以及Mark Zuckerberg的專訪,我覺得這部片的內容挺貼近我唸過的資料
Facebook公司發表聲明說裡頭有很多"fiction"的東西,那是當然,因為這是電影不是紀錄片
編劇不可能知道Mark Zukcerberg跟所有人的對話還有接觸,他只能把從public records裡頭的東西拼湊出一個"貼近"的故事(這也是我一直覺得新聞跟電影相似的地方)



電影主軸講的是Mark Zuckerberg這個哈佛大學生創造出Facebook的過程,以及對他成功後面臨的法律問題的交代
像是一句話就可以交代完的內容,但是,成功的故事背後總有精采的故事,好的,壞的,感人的,不可思議的...etc.
我認為這部片是: 複雜的







預告裡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句放在海報上的話
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
2004年Mark zuckerberg讓Facebook開始使用後便非常快速的成長,成為最大的社交網站,Zuckerberg也成為最快成為億萬富翁的年輕人
但同時他也官司纏身,一方面被告偷竊成立Facebook這個idea,一方面被最好的朋友---第一個投資他成立facebook,還曾經是Facebook CFO的人---告上法庭
他很衰嗎? 是他的成功讓大家眼紅嗎? 還是真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呢?

在電影上映前一週捐了100million給一個New Jersey的高中做公益
我個人認為是Mark Zuckerberg很擔心這部電影的上映對他的形象有影響所以他要搶先一步放個消息
事實上,我覺得在電影裡編劇並沒有把他這個角色編得太糟糕,至少比我看過報導跟一些public records之後對他的評價好多了
我一開始對他的評價是一個asshole,但是看過電影我覺得編劇反而幫他添加了一些新聞報導沒有的人性面(一部分是因為這跟他的官司無關,一部分是因為他自己不願意講,),反而沒這麼討厭他

是什麼樣的官司可以讓電影公司決定要拍成電影?
講多了就不好玩,雖然電影的精采度對我進電影院錢就知道大部分的過程跟案件還有對Zuckerberg這個人有稍微的認識都沒影響,但是我覺得會少了一些驚喜跟更客觀的心態
真的是爭議性很夠的電影,尤其是在大衛芬奇的掌鏡選擇跟音效還有燈光搭配下,張力非常大
內容不會很枯燥,對白跟角色都是設計過的,保證娛樂但也夠交代每件事情跟每個角色
看了最爽的是我絕得編劇一直甩哈佛假紳士還有長春藤名校一些傳統價值與迷思以及迂腐學究的巴掌,看得憤世嫉俗的我好爽XD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brilliant的電影,導演的安排也很brilliant





==================關於思考(有雷)==========================
從看了關於Mark Zuckerberg成立Facebook以及官司的報導之後我跟國王一直在討論
到底學校社會還有家庭教導我們的價值觀在現今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底還適不適用?
以Mark Zuckerberg的例子來說,也許不是真的偷了人家的idea,你只是用了他的idea把他變成更好的idea然後占為己有,這樣算不算偷竊?
他因此而得了名得了利名留青史,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身價億元CEO,要什麼有什麼,打個官司,私下和解和解付一筆微不足道的錢給他們,撇開心理會不會不安,這樣划不划算?
你成功了,官司沒有打輸,別人雖然錯過了那個應該是他的名與利的機會與位子但也拿到和解的錢了,這樣算不算好結果?
人人都想成功,今天不是Mark Zuckerberg成功就是Winklevoss兄弟成功,只要我背叛人家,搶先人家一步就可以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如果換作是我,我會不會選擇做Mark Zuckerberg?又或是,多少人選擇做Mark Zuckerberg?
電影對他最後的結論是,他雖然得到了全世界,但失去了身邊曾經真正關心他以及一直在保護他的人
他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但因為他的作法,他最想得認同的那個人反而打從心底鄙視他這個人
增添了一點唏噓,但是我想,換作是你,你願不願意交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