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正在流行-這是一本書的書名,我和我表姊兩人看到這書名就想買來看,最後我表姊買來看了寫報告,而我還沒打開來翻過,只看過一點點的簡介和聽我表姊說過一些,我完全同意。
   
       在美國,eBay有個很有趣的廣告叫做"It"<http://www.whatisit.com/>,Mr. Tanner給我們的期末報告就是叫我們分析"It"這個廣告(超夭壽的報告啊=口=)。Tanner沒有直接告訴我們"it"是怎麼回事,他沒有直接給我一個idea這廣告到底是在搞什麼,這社會是想什麼,這世界是怎了,但從他給我們的一篇文章裡頭,我漸漸地發現...這世界真的亂了,這世界越來越虛假,看完這廣告寫完這報告後我一身冷汗,我,竟然活在這樣的世界裡頭,而我,竟然是這裡頭的人的其中之一。

       如果有看過"It'系列廣告的人就知道沒有人知道"It"到底是什麼鬼東西,創造"It"的人某天晚上做完設計圖兩人欣喜若狂抱在一起,隔天就上記者會接受訪問,接著登上各大雜誌封面,這股"It"風還吹到了亞洲和歐洲,設計師一夜之間爆紅接受媒體訪問,全部的人都想搶購,全部的人都說讚"yeah, I heard it is good." 但是,"It"到底是什麼? 廣告的最後,原來...那就是所有你想在eBay找到的東西。

       這是隻非常非常非常經典而且成功的廣告,不只達到了廣告的效益,顯示出了現在社會的病態,還有人的心理也病了。為什麼沒有人知道"It"是什麼東西但它卻紅遍全球?因為與論,因為大家都說讚,用過的都說好,牌子老信用好,大家都捧它。因為媒體,因為它出現在各個角落,因為它佔去了大家的視線讓大家漸漸地被洗腦,漸漸地接受這項產品,這就是誌入性行銷的手法。"Yeah, I heard it is good." So?你用過了沒有? 沒有。只是聽到人家說這個好這個不錯這個不賴,那麼這樣東西就不錯,這就是現代人莫名其妙的心理。那東西到底好不好?不知道,但是大家用所以我就要用;那東西適不適合我用?不知道,但是大家都用所以我也要用;那東西紅什麼?不知道,但是流行,我要跟。不用會怎樣?其實根本不會怎樣,但是會渾身不舒服。

        Mr. T給我們的那篇文章提到,隨便在一個超商都可以看到雜誌架上一堆介紹流行服飾的雜誌,這些雜誌告訴我們該怎麼穿該怎麼配,那些牌子正ㄏㄤ那些東西最In,於是作者跑到了百貨公司從頭到尾的行頭全依照雜誌買了,連內衣褲都特地換成CK。結果呢?自以為走在流行尖端穿去一個Party發現大家已經遵照下一個月的流行指標換了更新的打扮,他最in的流行退了潮流變成上個月的流行! 更慘的是,回家後發現家裡廚櫃堆了一堆上個月上上個月上上上個月半年前一年前買的衣服褲子帽子襪子,現在發現-------他媽的一點用都沒有! 因為已經不是流行,我要他幹麻?最悶的還是那些東西原來一點都不適合他,他一點都不想穿那些東西出門。所以,他等於買了一堆垃圾回家而且不知道該怎麼丟才好。這就是現代人,拼死拼活趕潮流,看MTV台Channel V的流行教主廝殺,看女人我最大和流行藝能界,看GQ看BANG愛女生還有那些有的沒有的雜誌,看了那些有的沒有的買了一大堆的東西回來下個月就不曾看過第二遍,最後堆在那邊要幹麻? 不知道,拿出來網拍吧!

        老實說這樣的生活方式我不太喜歡。如果人真的要買,為什麼不買適合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不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拼那些流行有什麼用?因為沒有人穿這樣走在西門町,因為沒有人穿這樣逛東區,天母沒有在賣這些衣服。雖然大家都說穿出自己的Style才是重點,穿得舒服最重要,但是哪一個不是趕著流行穿?哪一個不是看別人穿什麼自己就穿什麼。那些節目和雜誌就是"It",用過沒用過全部都要用,買過沒買過大家買,搞得好像家樂福一樣。

        NIKE前陣子做了個廣告出來,是詹姆士大帝拍的,LeBron從頭到尾啥都沒幹,沒秀球技沒投籃沒打球沒有灌籃,他只是坐在一張椅子上談他的籃球理念,就這樣,廣告最後一貫的NIKE手法,黑色的螢幕一個勾勾,Just do it. 三十秒的廣告賣點在哪?在LeBron James! 管他說什麼,是打籃球是把妹是嗆聲是靠背都好,反正LeBron Jame都坐在那裡了你管他說啥? 他穿什麼才最重要!他帶的頭帶長怎樣,他的護腕什麼顏色,指套戴在哪一根指頭上,他的護膝什麼位置,今天襪子高度到哪,腳上穿的是第幾代的哪個系列,穿哪件風衣哪件Jersey哪件褲子才最重要,NIKE的商品不再是他們的Product,是LeBron James,詹姆士大帝。因為他秋他屌,十九歲沒唸大學沒打過NCAA就進入NBA,他才打NBA第二年,有人說他是喬丹的接班人,他會飆會運球會得分會灌籃。所以他的球迷一個個去買他的Jersey穿,一個個把自己搞得像他的複製人,一個個都穿道路上去告訴大家,我愛LeBron James,他穿什麼我就要穿什麼。外行人也跟著穿,因為大家都想要變得跟流行的看板人物一樣酷一樣帥,搞不好我穿得跟他一樣也可以在街頭籃球叱吒風雲。

       百事可樂肯砸錢請貝克漢拍廣告,肯找布蘭妮PINK和碧昂絲合拍一分鐘的廣告,為啥?因為大家都愛他們!他們喝什麼我們喝什麼。亞洲地區找來九大天王天后合拍廣告,為啥?因為他們最紅最有地位阿!大家搶著看百事廣告是為啥?因為偶像在裡頭啊!周杰倫在耍帥,F4酷炸,蔡依林好美,鄭秀文穿得好正點! 誰管那小孩有沒有喝到可樂,誰管他跑了多遠,誰管他喝多爽,誰管可樂才是真正的主角,重點全跑到星星上頭去了。大家買啥?買九大行星啊!我管你可樂好不好喝,我要的是我的偶像不是你的飲料,哪天他們不代言百事我照樣有可口可以喝,但是沒有了偶像百事還賣不賣?就讓我想到FIN這個廣告,最早最早的FIN是找中信鯨游擊手鄭昌明代言的,剛出來我和薯餅狂喝狂買,每次上何禿我們面前就是兩瓶FIN,我連補理化和邱禿上都要喝,快要變成VIP會員了,連畢業紀念冊上薯餅都可以寫到FIN。老實說吧,FIN好不好喝? 口味其實就是家了水的舒跑,味道不及寶礦力水得,SIZE不比寶健P價錢還是所有運動飲料中最貴的一個,為什麼我要買?因為鄭昌明是我偶像!游擊吸塵器!中信鯨的看板人物! 誰管他Fly In Nature? 我又不是海王子鄭昌明。 最後呢? 為啥我要多花兩塊買FIN不買寶礦力?為什麼我要多花三塊錢買稀釋過的舒跑? 更何況,代言人已經不是鄭昌明了我在支持什麼?我已經不是中信的死忠了我喝它幹麻?(有時候還是會啦= =") 不過直得慶幸的是,Buddy這個難喝到炸只能騙香蕉迷的爛飲料終於下架了,但這是題外話(XD)。

       我們的報告是交換改再給Tanner看的,我改到一個女生的作文我覺得她說的很有趣,她說,"It"廣告就像一部電影叫辣妹過招(Mean Girls)。主角剛進高中的時候也是個淳樸姑娘,但是身邊的人都五光十色,大家亮眼得跟小太陽鍾漢良一樣,她發現這樣的人特別容易受歡迎,大家為了巴結那些受歡迎的人開始穿得跟他們一樣,做跟他們一樣的事情,包包背同款,鞋子穿同樣花色,樣樣都來。最後淳樸的小姐鬥掉流行指標之一的女人變成大家的最愛,於是大家開始穿得跟她一樣(那時候的她已經不淳樸了)...這就是個鳥循環啊! 以前在北卡看最多的衣服是DKNY,在那裡這牌子算大牌,Abercrombie有人穿,American Eagle有人穿,但是DKNY最多人穿,Teen Agers,流行,學校同學穿什麼我也要穿一樣。到了北方,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家都高級了許多,走在路上十個有五個穿American Eagle,另外三個穿Abercrombie,DKNY? 別鬧了,這東西不夠高級! 大家包包背什麼? LV! Coach! 雙C! 請問你今年幾年級? 十二。幾歲? 十八。問為什麼穿American Eagle? 因為大家都在穿。即使一件T恤American Eagle賣到七十五塊他們也是要買;一件襯衫六十塊無所謂;牛仔褲特價一件一百零五有夠便宜;American Eagle的牛仔外套要多少錢?五百起跳! 照買不誤,因為學校同學都這樣穿所以我也要。看到牛仔快套的價錢我都想罵髒話了,妳嘛好啊~ 這什麼價錢? 我看死掉的傑克都可以復活叫你去趕羊咧~妳一個月能賺多少?店裡小妹為了追American Eagle追悼傾家蕩產我真懷疑這值不值得。

       本來,我只在美國看到這種情形,但漸漸的我發現...台灣也開始了。高中生女孩搞的跟大學生一樣,大學生搞的跟社會人士一樣。今天麻糬告訴我她同學買LV買COACH,殺小?!一個高中生買一萬多塊的包包要幹麻?妳能背上學去用啊?!因為,這在流行,不用他們說,我知道。去年麻糬開生日派對,阿福送她鱷魚牌Polo衫,她爽死,她同學送她一個她哈死的Porter包包,腳上穿著一雙她愛死但我忘了名字的名牌涼鞋,我看到這些禮物出場的時候我愣住了,這...就是現在的高中生? 大家都要拼這些?這些東西以前是那麼的遙遠那麼的昂貴那麼的...成人,但她同學卻一個個都穿在身上戴在手上踩在腳下,一時我有種迷失的感覺,我在美國還沒這麼的慌亂。最後我只想到一個兩年前看到的詞,奢華,正在流行。"It "廣告代表了什麼?這整個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