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腦細胞 看到偶像就活化

聯合新聞網
編譯林沿瑜╱報導

美國女星珍妮佛安妮絲頓(Jennifer Aniston )因演出電視影集「六人行」而聲名大噪,不過她可能想不到,她的影迷腦中已經有一個細胞專屬於她,在她出現時做出反應。

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人們是以一個一個專屬的腦細胞來辨識特定的親友或名人,而非由數百萬個腦細胞同時處理影像。也就是說,珍妮佛安妮絲頓的影迷有一個專門處理她形象的腦細胞,同時也擁有處理親友或其他偶像個別腦細胞。

這項研究成果由英國列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他們在8名準備動癲癇手術的病患腦內植入64個微小電極,以找出癲癇發作部位,其中許多電極裝在與長期記憶儲存有關的「海馬迴區」(hippocampus)。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有一名病患的其中一個腦細胞會對珍妮佛安妮斯頓的照片產生反應,然而同一個腦細胞對其他80多張動物、建築物、名人或尋常人的照片毫無反應。

研 究人員還在另一名病患身上觀察到類似情形。這名病患有一個腦細胞專責處理影星荷兒貝瑞(Halle Berry),這個腦細胞不僅對照片有反應,對畫像和有關她名字的圖像亦然;不僅如此,即使荷兒貝瑞穿上貓女的面罩和戲服,只要病患知道那是荷兒貝瑞,這 個腦細胞也會活化起來。

此發現將有助於了解記憶的形成和儲存。

=====================================================================

黑道夫人叫我看的
他說他肯定腦子裡90%專屬於陳信宏(點頭點頭)

接著他說
難怪!!!!  我都無法認得路人甲乙丙丁

喔喔喔!!! 所以我也跟他一樣囉?!
因為我也總是認不得路人甲乙丙丁
甚至之前看過好幾次但是好久不見的人也都會有點忘記他們的臉
像是...我最近真的想不起來Richard或是calvin的到底長怎樣= =a
還有好幾次看到旁邊的人跟迎面走來的人打招呼
擦身而過之後我問他們那是誰他們跟我說那是XXX,你見過的阿!
ㄜ...真的沒印象= ="

我想我某個構造跟我姊一樣吧@@



==================================================================


李行、朱延平、魏德聖 跨世代對談

張士達/台北報導  (20081030)

第四十五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將於今日揭曉。今年由於《海角七號》、《囧男孩》等片的拉抬,國片氣勢今非昔比。而金馬影展為了下月將推出的「一甲子的輝煌─李行作品展」,廿九日邀請李行、朱延平與魏德聖三位不同世代的賣座導演對談,藉由三人見證的不同時代,為國片未來把脈。

     李行導演明年將滿八十歲,朱延平導演快六十歲,魏德聖剛過四十歲,三人各相差廿歲,拍片環境也大相逕庭。李行表示,他於民國三十八年初到台灣來,當時台灣只有大陸與香港電影沒有台灣電影。之後參與了健康寫實、瓊瑤電影與鄉土電影等重要潮流。

     朱延平感嘆地說,李行導演那時才是電影最幸運的黃金年代,可以百花齊放。朱延平的年代已變成藝術、商業兩種極端,他一年拍六到八部片,成為身不由己的拍片機器,甚至大明星許不了被黑道施打毒品逼他拍片,都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怪現象。但極致過後接著來到的,就是這十年來的黑暗時期。不過他相信富不過三代,窮也窮不過三代,華人地區這數十年來接續由台灣、香港、大陸引領風騷,他認為接下來又將輪到台灣出頭了。

     魏德聖則謙虛表示,與楊德昌工作時見證了台灣新電影美好年代的末期,國片谷底時他剛好自我淬煉累積實力,在許多新導演不斷以各種實驗碰觸市場可能性之後,他才在既無市場也已無規範的環境下,放膽一搏拍出《海角七號》。

      李行也指出,在他的年代,電影是唯一娛樂,如今打開電視什麼都有,大家不能樂觀期待《海角》之後國片就可回到當年榮景。朱延平也提醒,台灣電影一直都有 創造力,但視野必須放寬,一定要推到亞洲去,就像香港要拍片就得看準亞洲華人地區。台灣導演就算拍本土題材,若能有國際觀,還是可以在海外受歡迎。

==================================================================

雖然朱延平的電影越拍越鳥越沒看頭

可是我推他說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