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關於霧社事件的詳細歷史解說 <驚天地泣鬼神的霧社起義>,我被這段歷史故事給打動(我總被時間的巨輪給打動啊!)

其實我一直都不太懂得「殖民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這幾年看到關於牙買加跟海地這些較近代的殖民地的故事跟本土電影我才瞭解所謂的「殖民地」就是可以被「殖民國」不帶任何感情的予取予求、極盡所能的剝削和殘暴對待,並被要求「同化」但不被尊重、被踐踏,甚至是在「殖民國」撤離之後可以不留下一絲憐憫的地方。而那些曾經被殖民的人民不是在被殖民時期非常壓抑,就是在後植民時期找不到國家群體/經濟的發展跟出現個體認同問題。

也許是這部份的瞭解讓我看到賽德克巴萊的預告更為感動也更為傷心,我“好像”可以懂賽德克族人的憤怒跟絕心反抗捍衛自己土地、信仰、尊嚴、和所愛的人的心情(不敢說我懂)。我想這是沒有被殖民過的人,以及我這一代人,甚至非原住民的身分的人不會真正懂得的心情。這是一個只出現在歷史課本裡一小段,容易被台灣人遺忘的歷史,而今天它被拍成了一部電影。

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我可能連大螢幕都看不到,但是我對魏導跟他的團隊在前製作業上認真找尋史料跟在最少的資源跟不算完整的工業環境的情況下拼出了這樣一個scale的電影感到敬佩。謝謝他對這個產業的付出,也謝謝他太太的愛願意成就這樣的一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