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覺得如果抱著去看Romance的人去看這部戲一定會失望,雖然宣傳主打追求愛情,而它也絕對是romance,但它比較像一個package,裡頭不只是愛情,也因為主線不夠明顯所以沒有很"愛情電影",說起來,挺模糊的,但我沒有很喜歡愛情電影所以覺得OK。到底小綠是不是真的喜歡竹子?還是小時候的投射?竹子有沒有喜歡上小綠?或是他心裡只有初戀情人,小綠只是釋放和好奇?Again,如果你拿它當愛情電影看你會覺得導演沒醞釀情緒,"感情"講的不清不楚,愛情很模糊。但如果你不是抱著看愛情電影而來的心態和預設方向會覺得空間真的很大,反正它不是close ended,要怎麼看隨便你。看完第二次之後覺得它是個Happy Ending。

在看之前從身邊的人的看法就聽說很兩極,不是說 很差就是說很好看,不老梗。自己看完之後發現不難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劇情的架構因為節奏敘述手法而被打散,不太好說架構是不是鬆散的,每個角色的層次是不是很明顯,但我覺得架構其實不差,每個角色的纏繞著片名"刺青"的主題。一部動這麼快的劇情片很少見,很多人都說動的很快的片沒感情,沒醞釀沒層次,但誰能說超快速動作片裡95%的戲都在跑步的女主角身上看到他的感情嗎?(應該是台客會喜歡的片XD)多看一次後覺得比第一次看有層次,我也不知道以電影來說算好還是不好,有誰會再看過一次之後沒事又去電影院再看一次(= =)?

看完這部片一直縈繞在我腦子裡頭的是小綠這個角色,我相信每個人一定都有一部分的小綠,一個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在鏡頭出現華麗性感的女生其實內心跟自己的房間一樣既小又陰暗發霉。大家都在心前設下自我防衛,自我保護,就像小綠扯謊自己說自己想要的故事,就像他說他知道媽媽不會回來了,所以他常幻想媽媽在他的世界中,竹子也在,他說"我常常幻想你們都在",只是為了保護九歲的心靈不要受傷,不讓自己真的覺得是被"遺棄",讓自己覺得不孤單。不要說沒有,每個人一定都有這麼一塊,就像故事裡每個角色都有著這樣的一部分。這個心酸的角色卻有顆簡單的心,夠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我覺得這部片真的很心酸很惆悵...

裡頭的演員除了阿嬷和梁洛施跟客串的陳意涵之外其他都是第一次拍電影,就算有拍過偶像劇我想也不太一樣吧,就像Johnny Depp說他剛拍Cry Baby的時候整個傻眼。我覺得楊丞琳 是元介 和沈建宏都跟之前的行像完全不一樣,楊丞琳令我比較意外,我對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小優和惡魔在身邊,差異度都不大,看完發現原來他也可以眼這種角色阿...(茶)不能說他詮釋的非常好,還帶著偶像劇超微誇張演法,但至少比他在偶像劇裡頭好,是不一樣的楊丞琳!(驚)我喜歡他穿景美制服那一段,不知道為啥他演18歲依然有說服力 = =" 是元介真是厲害的傢伙,他是那個演大愛劇場的人嗎?XD 現在只要看到他我就只想到台! 台呀! 他大概很難再接到大愛劇場了吧一一" 對於第一刺眼大螢幕新手的水準我覺得他們都不容易了,我認為人都有第一次,不會所有人第一次就非常精準大放光彩,都需要磨練的,就像梁洛施,沒有經驗怎麼可能從小月變成角逐影后的張碧欣?(雖然小月也入圍最佳新人)想想影后張曼玉影帝梁朝偉,當初演東邪西毒,家有喜事,韋小寶闖情關...也都是磨出來的(以上的片子我都推薦!)。

許多影評人都拿伊莎貝拉裡的梁sara和刺青裡頭的表現做比較,我覺得這對他很不公平(照國王的餿梗,我是在幫他說話)。伊莎貝拉的張碧欣是比較rounded的角色,轉折較多,青春活潑鬼靈精怪(冷氣那一段太好笑了XD)又有些世故,但竹子是個壓抑到最後一幕才把自己打開的角色,幾乎是相反的性格,拿來比較很吃虧,就是因為角色的侷限所以看不到像伊莎貝拉中那樣精采的梁洛施,但看得出來他截然不同的表現中更上一層樓的演技,他在刺青中真的讓我嚇到。從05年中清新自然有點笨被選為最爛女主角的十七歲小女生,同年,中間客串一些片子,再到06年的的張碧欣和中關心好友的配角和裡凶悍的現代新女性,到現在的,每次出現都不一樣,就像阿Sa在花絮中說每次看到他好像又進步了一點,作品中沒有重複過一個角色。要不是我從虫不知就喜歡他看他所有的片,看到伊莎貝拉和刺青肯定被嚇一跳,邊感嘆平平都是十八歲怎麼差這麼多?!我相信竹子對他是個挑戰,不僅是螢光幕初吻,最大尺度(之前最大尺度也不過是被摸胸XD),角色也和之前不同,我喜歡他踩彼岸花的那一幕,沒看他那麼怒過(XD)。看完這部戲我更期待下一次出現的梁洛施,也忍不住開始想下一次出現的角色又是怎樣?

對,我就是喜歡他,怎樣,你咬我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hell 的頭像
    greenhell

    青芒果樂園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