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八十六歲的老華僑講了一個他返鄉的故事

他與他父親那個年代的移民華人都會常常從美國回到故鄉,把錢帶回去
他們把錢或藥品帶回去改善自己家人的生活條件進而改善鄉里的環境
這位老華僑家也是,他們家在村子裡蓋了自己的房子還捐了社區活動中心,一所學校,還有運動中心

他回去參加開幕的時候也逛了一下那附近
他說他去到一家孤兒院,看到一排的美國女人等著領養中國小孩,個個手上抱的都是女娃,因為根本沒有男娃會被父母丟棄
整家孤兒院裡只有一個男孩,但是個跛腳的孩子,可是因為傷殘也沒人要領養他

聽到的時候我覺得這真是殘忍
古時候務農家裡需要壯丁幫忙,大家都想要男孩這可以理解,但我就厭惡那種需要男孩延續香火的老人觀念
很常在網路上看到文章說父母都希望生男孩,因為女孩養大了要嫁出去以後就不跟自己姓,很賠本,但到老了殘了廢了,願意照顧回饋他們的還是女兒多過兒子,這不是很諷刺嗎?
即使如此,但是老一輩的人還是想要生兒子多過女兒,因為怎麼說都還是要把姓氏給傳下去,這觀念尤其在大陸一胎化的政策之下跟台灣少子化現象裡看得一清二楚

我姊小草莓喜歡女兒,因為他覺得女兒貼心可愛,以前希望可以小孩都生女兒
第一胎的寶寶是女生,聰明得要命鬼靈精怪人緣又好,不管是家裡的親戚還是帶出去都人見人愛沒有人不喜歡
但他說他其實希望生一個兒子,最好第一個就是男孩,因為要對夫家交差,第一個生完他要生幾個女兒都可以
姊夫後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姊夫說他的爸媽生了他和大妹之後因為家裡貧困聽到第三胎是女兒安排好了要送人,但生出來因為每個人都稱讚這小孩漂亮所以留下了這個二妹
第四胎原本也是說如果是女兒就要送人,不過還好是弟弟,所以家裡的四個兄弟姐妹不被拆散
姊夫說他始終不能理解不論男孩女孩,怎麼有人可以想過要把自己的小孩拿去送人
姊姊跟姊夫考慮不要再生,我姑姑姑丈也叫他們不要再生,因為他們的經濟狀況一個都養得很辛苦,但姊夫家的老人家啊~還是想要個男孩
我姊也說他現在也有個生兒子的壓力
其實姊夫還有個弟弟,如果只是要個孫子傳香火姊夫的弟弟也可以,但姊夫是長子所以...

我的恩師小火柴一直說不想生小孩不要生小孩,結婚後公公婆婆也是一直催促他們生小孩
小火柴說懷了辛巴之後看到他的人都不斷跟他恭喜,恭喜他是個男孩,說這胎生完就輕鬆了
恭喜老爺賀喜夫人聲不斷,大家恭喜的到底是他即將要有寶寶了? 還是大家恭喜的是他要有一個男寶寶了?
他的公公婆婆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但我們倆想: 若是個女孩呢?
大家還會用不同的方式說恭喜嗎?
大家還會為他一樣的高興嗎?

郭采潔上海爸王見王的時候被趙樹海問到他母親的事情的時候他哭了
他的母親生了他跟他姊姊,在他十二歲的時候成為高齡產婦但在升他弟弟的時候難產過世了
他母親成為高齡產婦就是為了中國人傳統的觀念壓力,要幫身為長子的郭爸爸生個兒子傳香火
結果,這個孫子一出生就沒媽媽,兩個孩子失去了媽媽,還有爸爸也沒了妻子...這是個比原本更完好的家庭嗎?
趙樹海聽著這故事哭了,他也說了一句話,他說,張家李家,我家的張嘉和你家的張家有什麼不一樣嗎?
我覺得他這句話很有道理,以前人要有壯丁在田裡工作或是在山上荒野打獵,現在又不用,生男孩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只是為了要開枝散葉把家裡的姓氏傳下去,別人家就有小孩傳下去,跟自己家的差別很大嗎?

我了解這是個有些extreme的例子,但過去有多少相似的例子? 在這個時代下還有多少相似的例子發生在整個華人世界? 未來又會有多少的例子持續發生?
就像老華僑的故事,大陸人因為一胎化政策和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所以人人都只想要生兒子,有女孩不是丟去孤兒院就是墮掉
台灣不也是一樣嗎? 上星期才有新聞說一年台灣有三千個女嬰被墮胎墮掉,就是因為大家不想生小孩養小孩,若真的要生,他們要男孩
所以老華僑拜訪的孤兒院才會只有女孩等著領養,所以才會只有那唯一的男孩,那唯一的男孩一定也知道身為像寶一樣的男孩自己成為孤兒又沒人願意領養他是因為他跛腳,這對他的心靈是多大的傷害?
這是多醜陋又多扭曲的人性,多噁心的思想?
我討厭這樣的老觀念,我只想用disgusting來形容
我知道這是社會結構跟歷史的文化所養成的觀念,我尊重有這樣觀念的人,因為在他們成長的時空背景跟主流觀念告訴他們:這才是對的
但時代,真的很不同了,是不是生男孩還像以前那樣重要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