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跟楊小花去看了陳大發的新電影<聽說>
他為了男主角彭于晏,我為了陳大發,而且那天七點的場還有座談會可以看到本人喔!!!
難得的機會,為了搶這場次我十一點就去華納排隊買票
售票小姐跟我說這場次只剩下前三排跟最後一排
華納小廳真小氣/_\



很喜歡這部片的片名,聽說,用耳朵聽,用嘴巴說,但卻是一部手語多過說話的片,是一部手語愛情片
從沒想過有人會用手語拍出一部愛情片,印象中也沒看過類似的片,悲情城市我也沒看過

看<聽說>跟看其他電影有很多不一樣的感受,對我來說甚至可以說有些震撼,特別是聲音這方面
雞眼阿銀有天跟我說他也去看了聽說,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很安靜
噗,我笑了XD
這部片真的很安靜,很巧妙的安靜 (我看過最安靜的陳大發XD)
很多地方都只有現場音,沒有任何的配樂或音效,就是很單純戲中角色比手語的聲音,是手的聲音
對聽障朋友來說,跟人溝通,手就等於是他們的耳朵跟嘴巴,電影裡這樣的安排就是最自然的"現場"
手語的現場音跟配樂之間的穿插很流暢,很順
導演沒有因為多數都是手語的繪畫所以把片子給拍悶,反而是很輕鬆活潑很生活化又溫馨的小品
很少有這類型的片子這麼安靜又不失趣味,一樣可以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睛
導演的功力比上一部片<沉睡的青春>好,片子也更好看


劇情裡頭彭于晏喜歡上一個聽不見的陳大發,陳大發為了讓姊姊得到聽奧游泳金牌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故事在親情跟愛情之間發展
其實在電影院裡我邊看邊思考很多的問題
社會上,對聽障朋友,甚至是弱勢族群有很多的誤會跟顧慮

大家都知道聽不見的人叫聾人,但是看了電影我才知道原來我們聽得見的人叫聽人,但很多時候大家會理所當然的覺得我們是"正常人"
有更多的人看見比手語的人就以為是啞巴,甚至說出"好可惜喔,镸那麼漂亮,卻是一個啞巴"
這一句在我聽來蠻酸的,這話,我媽也對電視新聞裡的殘疾人士說過好多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乙武洋匡臉蛋長很好可惜沒有四肢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人"完美",有漂亮的臉蛋標誌的身材還要有好聽的聲音?
擁有這三項條件的人我們會說,好棒唷!
為什麼心地善良的一個人镸得好看,什麼都跟正常人沒兩樣可是他聽不見要比手語就被說,好可惜唷?

導演說,電影是從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個聽人寫說他愛上一個聾人的故事才開始有的構想
電影裡也講到了愛情與家庭的問題
彭于晏猶豫該不該跟父母說自己喜歡的是個聽不見的女孩,父母親會不會接受他喜歡的女孩
父母從沒想過兒子喜歡上聽不見的女孩,擔心未來會不會多一個不能跟自己溝通的媳婦
陳大發因為聽得見聽不見的不同和支持姊姊的夢想猶豫該不該接受彭于晏
聽人跟聾人能不能談戀愛?
親情跟愛情要站哪一邊?


電影很感人(我似乎感覺到隔壁楊小姐在擦眼淚),尤其是ending那裡
ending不只是給了觀眾一個交代
我覺得,ending也代表接下來的時代人們的思想會更開放,更多元的社會
導演沒有要特別去強調"他們和我們一樣","我們沒有不同",這樣太矯情,聽得見和聽不見說到底還是不一樣,要是用力強調反而顯得做作
相反地,導演的敘述方式反而製造出更大的空間讓觀眾去思考,聽人跟聾人到底哪裡不一樣,哪裡一樣,以及對待他們的態度


散場後,我跟楊小花在電影看板前面照相
看到了幾位聽障朋友也站在看板前面要照相
我好驚訝,我從沒在電影院看過聽障朋友坐在裡頭看電影
到底是為什麼?是因為這部片讓他們更有參予感嗎?

在16廳外面,我們的意圖一樣,我們的動作也一樣。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鋼琴的聲音是不是很好聽?
完全被戳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h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