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第一次的時候我沒看懂,也可以說沒看清楚,看完後的反應是,"嗄?這樣的喔?是這樣喔?" 不知道是因為那時分心聊MSN沒有專注還是因為電影本身就是這樣。昨天下午不想唸微積分(星期三"早晨"要考AP= =)又看了一次刺青,想把之前沒看懂的搞清楚點,我認為這部片最好一個人看,才能專心,看完後才能思考。它是一部需要去想才能了解才能消化的片子,而不是一看完立刻就跟人討論。就一部劇情片來說它的節奏算快,支節不只有一個,再加上導演的插敘手法,電影走的很快,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只能當個觀眾去感受去看劇情,但導演想講的卻又不只是故事,還有故事外的東西。看了兩次後覺得導演很厲害,他給了這部片子很多空間,也給觀眾很大的空間,看你怎麼去延伸。我覺得能給到這樣空間是很厲害的人才做得到,不是指結局,而是指一部片子。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看書看電影看電視 (104)
- May 08 Tue 2007 13:04
刺青 (一)
- May 08 Tue 2007 07:01
你抓的到小黑球嗎?
這陣子看了不少卡通片,電影課看了霍爾的移動城堡之後了解到要花24張圖才能成就電影裡的一秒鐘,因為太感動就跑去借了豆豆龍,幼稚園最愛的就他了!那時候我家的錄影帶都被看破了,說日文都可以看到爛。宮崎駿的動畫不只是給小朋友看的,和Disney的不太一樣。Media Literacy利用迪士尼上刻板印象也看了三部片,汽車總動員,阿拉丁,和獅子王。除了汽車總動員是去年的片,又是3D片之外,另外兩部都很懷舊。小時後,不知道為什麼家裡有阿拉丁和獅子王的錄影帶,不知從哪搞來原音無字幕的那種...最好我們是鬼了聽得懂! 以致之後的風中奇緣和花木蘭我們堅持買中文(XD)。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有看原版的阿拉丁和獅子王了,早在看得懂原因之前就沒完整的看過。之前還看了動畫加真人的春天花花同學會,突然,覺得很奇怪...
- Apr 21 Sat 2007 14:18
雲水謠 (二)
曉芮這個角色開啟故事的門,也利用他走片各地為故事穿針引線。編劇用他這個現代人來和過去故事的人做對比,用這一輩的人來烘托上一輩的人,過去和現在的比較,這個角色讓電影更有意思。電影一開始他打通電話給在紐約的姑媽說離開新加坡辭去新聞記者的工作,人在香港。第二通電話是離開台北到了上海,接著又重回台北,再到西藏。上一代的人流浪各地,跨越了一個海峽,由東北到西北,為的是戰爭,為的是思想,那現代的人呢? 姑媽叫曉芮找個地方定下來,曉芮回姑媽他定不下來。戰爭已經平定,思想已經解放,現代人走來走去追求的是什麼呢?
曉芮第二次出場的地方像是酒店的頂樓餐廳,背後是形形色色的男女,擁吻,激吻,摸來摸去。到了西藏類似小酒吧的地方,身旁更多的男女,國外來的,本地的,正再進行他們的愛情儀式,而視訊前的那個人守著一輩子的承諾終身不嫁只愛一個人。導演用了很多鏡頭去製造這樣的感覺,很直接的感受到了所謂貞堅不移和速食愛情的比較,你知道的,這部片主打純愛故事。
- Apr 20 Fri 2007 08:17
雲水謠 (一)
這是一部時局動盪,愛在戰火蔓延的愛情電影。民國四十年台大醫學院學生陳秋水(陳坤)愛上牙醫生的女兒王碧雲(徐若瑄),兩人訂婚之際陳秋水因左派份 子被通緝逃往大陸,陳秋水說他一定會回來,王碧雲說一定等他回來。陳秋水後來改名加入對抗朝鮮的軍醫,在軍中認識王金娣(李冰冰),王金娣對他一見鍾情, 戰爭結束後一路追隨他到西藏,後來兩人結婚。守在台灣的王碧雲還真的沒嫁,得知陳秋水死了之後移民到美國。多年後準備開畫展突然傳來他外甥女曉芮(梁洛 施)在西藏找到陳秋水的消息,然後故事就這樣繼續...
就是這樣有點芭樂的戲,就跟淚光閃閃,現在只想愛你跟現在很想見到你一樣,你知道劇情大概走向,就是慢慢看,慢慢等過程。整部片很流暢,由外甥女這個角色 穿針引線,過去的故事和現在交疊,我很喜歡開場,若是結尾的地圖在放大我會更喜歡(如果沒有政治意識的話)。導演用小火慢熬醞釀情緒培養故事氣氛,雖然故 事有點老套但是還不錯的片子,有些地方很有趣。
- Apr 10 Tue 2007 12:29
falling leaves
去年我看到一個苗族同學在看這本書,突然覺得很有興趣
封面橫著寫Falling Leaves,直的寫落葉歸根
- May 29 Mon 2006 08:47
Fahrenheit 451
前陣子看了Ray Bradberry 的Fahrenheit 451,這本書很妙,我覺得。這本書是在說一個Fireman的故事,我們所謂的消防員,但是如果用中文的消防員可能就無法達到這麼好的效果,因為故事中的消防員不是在撲火,是「製造」火,他們的工作就是到各家裡頭搜書、燒書。書籍在書中的年代是違禁品,很誇張吧…光是這個idea就令我非常佩服,Fireman這個名詞突然變的很諷刺,整部小說也有諷刺的味道。
書中的年代,科技進步到比現在我們的科技還進步,而且有一種我們的科技即將要往這世界的方向前進的感覺,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是在三十多年前寫成的。這是令我非常意外的,這傢伙比我還能掰啊!書中的客廳只是一面面的牆,牆上有會動的人物和你對話,而那些在牆壁上動來動去的人就是所謂的”家人”,非常不可思議。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諷刺的東西,當人們都不出門都不和人打交道的時候,唯一的互動竟然只是一面牆上的”家人”,有些荒誕,但看看現在的世界,大家在BBS上丟水球,在MSN上哈拉,我想離那一步應該也不遠了。(說得真心虛阿我)
- Apr 06 Thu 2006 06:56
寂寞的十七歲(二)
黑虹
不是我在說,白伯伯真的很會寫女人的心理,尤其是壓抑的那一種,像悶雷裡頭的福生嫂和黑虹的耿素棠。兩人都是未出嫁前過的好好的,但嫁了人後卻過的不開心,討厭丈夫,過著很壓抑的生活,這是為什麼這篇讓我印象深刻。搬到明州後身邊很多苗族人,他們的家庭大多都很傳統很保守,十五六歲就嫁人、生小孩,他們常讓我想到四五十年前的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女人就是要在家洗衣煮飯帶小孩,整天只能待在家裡頭做這個做那個,給丈夫命令來吩咐去,完全和外頭的世界脫節,出門抽煙喝酒就不是好貨。突然發現社會的改變真的很快速,白伯伯寫這篇是民國四十九年,不到五十年的時間那些傳統的想法逐漸褪去,慢慢接受西方的影響開放了起來,要我過耿素棠過的日子?先打死我吧!要我學苗族人一樣早早嫁人生孩子做家務事不唸書不工作,簡單三個字,賣肖想。這年頭有幾個人以家庭主婦為理想目標?誰想做個專職的家庭主婦?誰想要一整天就在家裡煮飯打掃,出門不是逛街是逛菜市場?別鬧了,現代人晚婚甚至不婚的比率逐漸攀升,最好是還有人這麼愛把屎把尿。
- Mar 30 Thu 2006 03:29
The Kite Runner
故事的主角叫Amir,一個生長在阿富汗首都的小男孩,他成長的過程阿富汗還不像我們印象中的地方,還算是個和平的小國家。Amir家境富裕,有一個叫Hassan小他一歲的僕人,Hassan的爸爸Ali和Amir的爸爸雖然是主僕關係但情同兄弟,Ali得小兒麻痺昏迷不醒時Amir的爸爸為他哭個不停,連Hassan生日也不忘幫他準備生日禮物。Amir和Hassan的關係也”相似”兄弟和朋友,他們都是一出生就沒有母親,由Amir的爸爸找一個保母哺乳長大。1975年在風箏大賽後的一個事件導致這兩個小男孩漸行漸遠,Amir為自己的背叛和Hassan的忠誠而自責。俄國進攻阿富汗,Amir和父親逃到伊朗,接著再輾轉到美國。多年年之後的一通電話,阿富汗的一個小男孩,那是Amir贖罪的機會。
這本書很有意思,作者不但寫到了我所不認識的阿富汗,也寫出了第一代移民的感受還有心理衝突,更有意思的是---他寫出了人的心理。
我對阿富汗的認識不深,只知道貧窮乾燥人民窮苦以及恐怖攻擊。故事的一開頭讓我訝異,因為那和我所知道的阿富汗完全不一樣,Amir的童年不但豐富而也那時候的阿富汗非常和平,局勢很穩定,不像現在戰亂飢貧隨處可見。Amir家境富裕,他家被附近的人們傳為是首都Kabul最漂亮的房子;家裡開的福特汽車也是最高等最氣派的;家裡常開派對,一次就是數十個人;他的爸爸是大家所公認的英雄,最受大家敬重的人。
- Mar 02 Thu 2006 13:43
Who moved my cheese? for teens
Who moved my cheese?
- Feb 09 Thu 2006 11:56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 Jan 06 Fri 2006 09:17
Life of Pi
- Dec 19 Mon 2005 14:07
I, Che Guavara
又是一本我沒有讀完的書= =